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近日,兰州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肉毒走私大案,一举捣毁多条非法销售链条,有力打击了危害公众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医美市场环境。
案件线索源于2023年5月,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在核查一起涉药线索时发现,城关区居民赵某某通过线上渠道低价购入某境外品牌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并向客户销售、注射。赵某某虽有医美机构工作经历,却在无相关批准证明文件且明知肉毒素为毒性药品的情况下,从事非法购销活动,其行为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赵某某所购肉毒素来源复杂,经鉴定,这些无中文标识、未经正规批准的肉毒素产品,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部门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全面侦查。专案组从赵某某入手,层层梳理,锁定其上线供货人员——城关区无业人员钱某某,并于2023年6月28日将其抓获,当场查获某境外品牌肉毒素5支。
顺着线索深挖,办案民警陆续抓获杨某、杨某某等4名嫌疑人,捣毁2处家庭式“黑诊所”,查获大量非法医美产品,涉案价值200余万元。随着侦查工作推进,一个以李某为首的大型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在海南租用库房,利用境外通信工具勾连货源,大肆囤积来源不明的肉毒素,向全国低价倾销,涉案数额巨大。
2023年8月至10月,专案组抽调多组警力奔赴多地开展抓捕行动,成功抓获22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十余种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及其他三类医疗器械1.3万余件,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一举打掉6级国内销售网络层级,初步斩断非法销售链条。
然而,专案组并未就此止步,持续扩线深挖。2023年11月,又发现龚某和刘某某夫妻二人在兰州长期租用仓库,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与境内外人员勾结,大量购入各类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再通过网络加价销售至全国各地。他们进购、出售频次极高,月均寄售快递1000余单,月均销售额超30万元。
专案组通过海量数据分析,锁定与龚某夫妇交易的32名兰州本地美容美甲、医美行业从业人员。为确保案件顺利侦办,专案组提前与相关部门会商,明确涉案药品认定及取证要点。2024年3月19日,专案组联合多区公安分局发起集群战役,成功将32名嫌疑人全部抓获,捣毁涉案仓库1处,查获各类品牌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及其他三类医疗器械1万余件。
据了解,肉毒素作为国家严管严控的毒性药品,购销有着严格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批文,经营者需具备医疗器械和药物经营许可 ,且储存、运输都有严格的冷链要求。而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非法走私入境的肉毒素不仅来源不明,还随意堆放,未采取专业储存运输措施,有的甚至常温运输,完全无视药品安全规范。这些非法流入市场的肉毒素最终多流向“黑医美”场所,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
兰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案件的成功侦破,成功斩断2条由境外向境内走私、销售涉案药品的全链条,有力震慑了销售假劣、走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了兰州市的药品管理秩序和公众健康安全。未来,兰州警方将持续加大对食药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多部门协作,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变美路上的安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