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一则通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婚内出轨多名医护人员,甚至在手术中弃麻醉患者于不顾等行为,被开除党籍并解聘 。这场原本聚焦于家庭伦理的举报,却意外揭开了医疗安全的隐患。
据举报材料显示,2024年7月5日,肖飞在手术过程中,因情妇(某规培医师)与护士发生争执,竟然将全身麻醉的患者遗弃在手术台长达40分钟,随后与情人一同离场。虽然肖飞辩解称“确保患者有麻醉医生监护”,但手术记录表明,其擅自脱去手术衣离岗时,患者处于无主刀医生监护的状态,这严重违反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中“主刀医生全程负责”的规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肖飞曾在某医疗平台宣称“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可现实中的所作所为却让“医者仁心”沦为笑柄。
肖飞事件绝非只是个人私德问题。身为副主任医师兼医疗组长,他利用手中职权为情妇违规保留规培资格,还干预护士排班,这背后暴露了医疗系统内部权力寻租的不良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手术室争吵离岗的40分钟里,医院管理完全没有发挥作用——既没有实时监控留存证据,也没有应急机制来填补主刀空缺,患者的生命安全如同儿戏。
此次事件也凸显了制度层面的漏洞。涉事规培医师董某莹通过“44项目”跨专业执业,其家庭背景与医疗资源之间的潜在关联,让人对规培制度的公平性产生怀疑。而肖飞离岗期间,医院未启动紧急预案,使得《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如同虚设。有麻醉医生直言:“任何非正当理由弃患者于不顾,都是犯罪。”
从法律角度分析,肖飞的行为已涉嫌《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医疗事故罪。若患者因监护缺失出现并发症,其“明知风险仍放任结果”的主观过失将构成刑事追责的要件。此外,医院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面临卫健部门的追责。
这起事件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当个别医生将手术刀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当监管体系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最终承受后果的是躺在手术台上的无辜患者。此次事件不应仅仅以“开除一个败类”收场,更需要推动医疗系统进行深刻反思和整顿——建立透明可追溯的监督机制,强化医德考核,对突破安全红线的行为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重塑医疗行业的公信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