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近日,永辉超市因“反向抹零”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据报道,重庆多家永辉超市门店在结算时,存在利用“分位四舍五入”规则多收消费者费用的现象,这一行为被质疑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4月20日,消费者刘先生在重庆永辉超市金源时代店购买了标价为7.96元的淡虾米,支付100元现金后,实际被收取8元,找零92元。刘先生表示,超市既未提前告知“四舍五入”规则,也未在标价签上注明,认为这侵害了消费者权益。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在永辉重庆区域门店呈系统性存在,消费者在购买标价分位非整数的商品时,均被自动“五入”收取更高金额。如红叶路店标价11.55元的开心果,实收11.6元;观音桥店标价3.45元的黑芝麻丸,实收3.5元 ;较场口店标价4.97元的绿豆糕,实收5元。
针对这一情况,永辉超市(重庆渝北区 – 红叶路店)回应称,由于分币比较少,电子支付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现金支付,可凭小票到客服处积零换整。然而,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即使分币流通存在困难,超市也不应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擅自多收费用。
根据现行法规,“四舍五入”的合法性存在明确边界。商家自愿“四舍”让利,如将7.94元按7.9元收取,属于单方让利行为,而未经消费者同意,强制“五入”多收分位金额,则属于违法行为。山东德衡(济南)律师事务所陈吉珍律师指出,若商家未事先告知且消费者未同意,此类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同时也回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的规定。
长期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人士表示,“反向抹零”实质是价格欺诈,商家利用分位支付场景的隐蔽性,长期累积不当得利。此次永辉超市重庆区域门店普遍采用“分位四舍五入”规则且未主动告知消费者的行为,可能面临监管部门责令退款、处以违法所得数倍罚款,甚至停业整顿的处罚。
永辉超市自2024年起主动寻求变革,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调改门店及组织转型,截至今年4月25日,已完成61家门店的调改。然而,此次“反向抹零”事件的发生,无疑给其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消费者对永辉超市的这一行为表示失望,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质疑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诚意,认为其连几分钱都要“算计”消费者,何谈“回归真诚”的经营理念。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永辉超市“反向抹零”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其自身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未来,永辉超市如何妥善处理此次事件,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值得关注。而监管部门是否会介入调查,以及如何加强对零售行业价格行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样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