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4月27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在城市管理中盲目决策、机械执行,损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备受关注。
自2024年7月起,三河市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官僚主义严重。在未经科学论证,也未充分征求意见的情况下,推动出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其中脱离实际地提出广告牌匾 “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 等禁止性规定。
为快速推动牌匾整治工作出成果,该市组织开展两次百日攻坚行动。在此期间,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频繁进行工作调度、督查督办和排名通报,极大加重了基层负担 。而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简单机械,搞形式主义 “一刀切”,对包括国内连锁品牌在内的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此前,三河市禁止使用红黑蓝三色做招牌底色的事件就受到广泛关注。媒体报道显示,三河市要求临街商家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三色,医院的红十字标志等也被改成绿色。三河市城管局相关科室回应称是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执行,当时文件还未下发,但先按规划改门头。2024年11月当地发布的《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中,确实有相关禁用规定。此事引发争议后,三河市多个商家连夜换回红色招牌,但仍未平息外界质疑,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央媒也纷纷对此发声批评 。
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通报,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而此次中纪委的通报,再次给各地各部门敲响警钟,整治形式主义刻不容缓,必须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此次中纪委通报强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系统整改,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的依规依纪追责问责,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