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4月14日,记者从昆明市呈贡区应急管理局获悉,4月12日凌晨2时许,呈贡区乌龙街道一商铺起火,消防、公安、应急、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2时50分许,现场明火被扑灭,救援工作结束。然而,这场火灾造成了8人死亡的惨痛后果。目前,起火原因调查及善后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
据附近居民介绍,起火商铺为两层砖混结构,一层经营百货或电动车维修(说法不一 ),二层住人,属于典型的“下店上宅”格局,在城中村较为常见。一位常去该商铺的市民表示,老板为人和善,平日里大家相处融洽,此次事故让人痛心不已。
目击者李女士回忆,事发时突然听到“嘭”的爆炸声,窗户被热浪震得晃动,浓烟瞬间从商铺门缝里钻出来。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出动5辆消防车,但狭窄的巷道被违停车辆和杂物堵塞,消防员被迫徒步铺设水带。更糟糕的是,商铺后门被货箱堆满,二楼窗户焊着防盗网,唯一的逃生通道被彻底封死。参与救援的消防员表示,用液压钳剪开防盗窗时,里面已经没了动静。
这场火灾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商铺内私拉电线现象严重,货架堆满易燃物,灭火器过期失效,而阁楼里还住着一家几口人。遇难者中既有熬夜理货的店员,也有年幼的孩子,他们在睡梦中被浓烟呛醒,却找不到逃生的出路 。
昆明近年频发“下店上宅”火灾,数据令人触目惊心:2024年10月,虹山东路烧烤店因油锅起火,虽未造成伤亡,但后厨烟道油垢厚达3厘米;2024年7月,盘龙区商铺户外招牌坠落致3死7伤,调查发现螺栓十年未更换;2024年10月,经开区仓库电气线路老化引发大火,直接损失超670万元。
消防专家指出,“三合一”场所存在三大致命风险:其一,防火分隔缺失,经营区与居住区未隔离,火势易迅速蔓延;其二,逃生通道堵塞,货物挤占通道,防盗窗封死逃生口;其三,应急能力薄弱,夜间火灾死亡率是白天的1.5倍,而商户普遍缺乏消防演练。
令人担忧的是,这类场所还存在“监管真空”。有商户透露,消防检查时把货物搬开拍照,检查完又堆回去,这种“走过场”式整改,让安全隐患长期潜伏。律师指出,若查实商铺未通过消防验收,业主或面临重大责任事故罪指控;建筑专家也痛批“城中村规划混乱,消防车根本开不进去” 。
事故发生后,官方迅速行动。昆明市委常委会连夜部署全市“破网封窗扫街”行动,要求拆除防盗窗、清理消防通道,并对违规住人商铺顶格处罚。
8条生命的消逝,为城市安全敲响了警钟。这场大火烧出的不仅是教训,更是全民消防意识的觉醒。后续,昆明市呈贡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跟进起火原因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及善后工作。广大市民也需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