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近日,河北省三河市强换商户招牌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新华网对此发声评论,直指城市治理不应沦为权力任性的“舞台”。
从3月起,三河市燕郊一带的商户陆续接到城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更换招牌颜色,禁用红、蓝、黑三色作为底色 。一时间,原本各具特色的招牌纷纷“改头换面”。其中,知名连锁品牌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刷成绿色,后又改成灰色;甚至连医院的红色“十字”标识也未能幸免,被刷绿后又拆除,如此乱象令人咋舌。
面对商户和舆论的质疑,当地城管部门起初称是“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依据是2024年底发布的《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该导则虽提到广告牌匾要“色浅、淡雅”,并对红蓝底色有所限制(国际连锁品牌除外),但其中多为指导性意见,并不具备强制力。商户和律师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很多招牌原本合法审批,突然被要求更换涉嫌违法。
在这场风波中,商户们苦不堪言。更换招牌费用不菲,少则上千元,多则数万元,相当于不少商户半个月甚至更久的房租。而且,招牌的频繁变动导致顾客难以辨认店铺,一些商户营业额大幅下滑。有店主无奈吐槽:“黑压压的街道,招牌都没了,客人开车绕几圈就走了 。”
4月8日,廊坊市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发函要求三河市“纠正”禁用三色招牌的做法,廊坊市纪委也介入调查。然而,城管部门态度只是稍有软化,称“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色”,但费用仍由商户承担。截至目前,三河市政府和市场监管局仍未正式回应此事 。
新华网评论员黄浩直言,在这起事件中,城市治理如同儿戏,相关部门将权力任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公众反感的正是这种对权力的滥用 。人民日报此前也评论该事件称“城市治理不能光要面子,丢了里子”,批评当地“奉行鸵鸟思维”,要求给公众一个交代。
目前,廊坊市纪委已进驻三河市调查,相关报告正在走审批流程,部分商户招牌已恢复原色,但多数人仍在观望,害怕政策再次反复 。此次三河强换商户招牌事件为各地城市治理敲响了警钟:权力应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城市治理需充分考量民众利益,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而非拍脑袋决定,任性用权。 期待三河市能妥善处理此次事件,给商户和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也希望其他地区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闹剧再次上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