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近日,一则震撼国际社会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美军对胡塞武装顶尖导弹专家展开追杀行动,背后细节令人咋舌。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公开了打击胡塞武装作战计划群聊的全文,其中就披露了美军追杀胡塞武装顶尖导弹专家的相关细节 。原来,事先美军通过侦察,跟踪确认了目标位置。待导弹专家进入女友住所后,美军迅速展开行动,派出多架F – 18舰载机和MQ – 9“死神”无人机,协同发起“斩首”行动,投放精确制导弹药将目标所在建筑物炸塌。
据《纽约时报》报道,参与此次行动的既有巡弋在红海北部的“杜鲁门”号航母编队,也有驻中东基地的美军机,英国虽未直接参与空袭,但向美方提供了空中加油支援。半岛电视台、《耶路撒冷邮报》消息称,美军空袭范围广泛,覆盖了胡塞武装控制的8个省份,机场、居民区、发电站、指挥部、兵工厂、通信节点和导弹阵地等超40处地点均遭轰炸。
从作战计划来看,此次行动经过了精心策划。作战计划采用美国东部时间,比也门时区慢7小时 ,从美东11时44分下达作战指令,到美东15时36分发起第二波空袭,整个时段大致相当于也门晚上19至23点,美军希望借夜幕掩护,打胡塞武装个措手不及,后来证明,美军实际开战时间与计划仅差十几分钟。
有分析指出,此番行动美军情报相当准确,除了运用空中探测、通信跟踪等技术手段,可能还实施了地面人力侦察,这意味着美方的间谍、特种部队或许已渗透进胡塞武装控制区,甚至打入该武装内部,从而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情报,掌握了遭袭要员的日常动向。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提到,作战计划里两次出现“Trigger Based”,即“基于触发器(的攻击)”,“触发器”指动武前要确认相关情报,如侦察发现目标位置,或探测到手机信号,而计划中“Target terrorist is his known location so should be on time”这句话表明目标位置已确定,美军可准时发起协同攻击 ,也可理解为通过追踪目标动向,预计其将准时到达某处,进而“触发”美军攻击。
此次美军追杀胡塞武装顶尖导弹专家的行动,无疑将使本就紧张的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胡塞武装一直是也门局势中的重要力量,背后又与伊朗关系密切。美国这一行动,被认为有着多重目的,一方面是试图削弱胡塞武装的军事能力,特别是导弹技术方面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伊朗的一种威慑,向伊朗表明其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不容挑战。然而,这样的军事行动往往会引发报复,未来中东地区的局势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社会也对可能发生的冲突升级表示担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