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7月7日,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于5月30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规中,“单踏板制动”相关要求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单踏板模式”被越来越多应用。驾驶员通过控制加速踏板,就能完成加速、减速甚至停车操作,极大简化驾驶动作,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下,可减轻驾驶员频繁切换踏板的疲劳,还能提高能量回收效率,增加车辆续航里程。但与此同时,因驾驶员习惯单踏板操作后,紧急情况下对传统制动踏板反应迟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单踏板模式的安全性饱受争议。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新规明确,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应使车辆减速至停车。这意味着,“单踏板模式”不得作为车辆默认设置。若驾驶员想使用该模式,需手动开启。此外,新规还要求,当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以外,应采用光学信号给驾驶人持续提示,该提示信息即使在白天也应清晰可见。
工信部表示,当前汽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加快,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功能也在发生新变化。为适应制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需要对标准中部分指标和要求进行修订,从而推动、引导和规范我国汽车制动产品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新规的出台,一方面可避免驾驶员因长期依赖单踏板操作,紧急时刻误操作,保障行车安全;另一方面,也为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统一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新规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和已获得型式批准的存量车型均设置实施时间。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大部分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关于“单踏板模式”的相关标准将在2027年1月1日实施;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新规将在2027年1月1日全面实施。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与之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此前,今年3月,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获批发布,被业界公认为史上最严苛的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两个月后,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聚焦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此次乘用车制动系统新规的发布,再次彰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重视。
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相关标准将持续更新迭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将于2025年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和网联化多场景应用,2030年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全面协同 ,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项国家强制和推荐标准将于近两年密集发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