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近日,湖南省茶陵县一起民政局财务人员侵吞低保户电费补贴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涉案人员何艳,利用职务之便,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9次侵吞困难群众电费补贴170余万元,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16年,茶陵县民政局下属机构社会救助局因机构改革撤销,时任县民政局财务股股长的何艳发现,社会救助局对公账户并未注销,且里面还有2014、2015两年未发放的困难群众电费补助款420余万元,这个账户由此成为她一人随意掌控的“僵尸账户”。2017年3月,何艳为给在某银行工作的外甥揽储,开具转账支票,将106万元从社会救助局对公账户转账至个人账户,随后用此款购买了理财产品。首次“伸手”时,她还抱有试探心理,特意写了一个“借条”,称此款为“借款”,妄图日后被发现时能够“自圆其说” 。
此后,何艳观望了约2年时间,见未被察觉,便在2019年再次从账户中转账20万元,甚至直接开具支票用于充值美容卡、房屋装修等个人消费。从2016年至2021年,何艳多次作案,共转走账户内资金170余万元。
直到2024年,茶陵县开展对村巡察,一些困难群众反映电费补贴好像有两年没发,引起了纪检监察机关的注意。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期间,茶陵县把民生资金、财政补贴、救助款项等长期发放不到位问题列为重点整治内容。起初由相关部门自查,县纪委监委会同县财政局又开展全县大清查,这才让“趴账资金”“僵尸账户”以及背后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浮出水面。2024年8月,茶陵县民政局会计何艳迫于压力,到县纪委监委主动投案。
2025年4月2日,茶陵县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贪污罪判处何艳有期徒刑五年。
何艳一案的发生,暴露出当地民生资金部门存在诸多问题:财务管理混乱,何艳作为单位会计,出纳形同虚设,社会救助局对公账户的银行预留财务印鉴和电子印章均由她一人管理;420余万元民生资金,涉及3万多户困难群众,却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未能及时发放,无人问津;社会救助局机构撤销后,没有对账户和资金及时盘底清理,致使大额资金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给何艳的贪腐行为留下可乘之机。
案件曝光后,茶陵县迅速行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茶陵县对全县乡镇(街道)、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展“拉网式”核查,锁定应撤未撤账户54个,按照“撤并一批、规范一批、严控一批”原则,截至2025年4月,共撤销“僵尸账户”27个,收回存量资金458万元。同时,今年4月,茶陵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预算单位账户管理模块”,实现账户“开、用、销”全生命周期管理。
此外,茶陵县还建立长效机制,规范补贴发放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开展补贴系统基础信息清查,加强补贴发放公开公示。通过清查,核实修改了财政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中近4万条手机号码重复、177条家庭成员数不规范、444条银行账号信息异常等问题。2024年11月底,像唐秋珍老人这样的低保户终于收到了“迟到”多年的电费补贴。据介绍,自2024年以来,通过案件查办、监督检查等方式,茶陵县共向群众返还财物、发放长期“趴账”资金713.9万元,推动全县3.49亿元各类惠农惠民补贴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低保户的电费补贴,虽然金额看似不多,但对于生活困难的他们而言,每一分每一毫都是生活的保障。这起案件也给各地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民生资金是百姓的“保命钱”,必须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群众。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