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五四青年节的晨光,总带着穿透云层的力量。当五月的风掠过历史的长卷,百年前那声“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依然在耳畔激荡。青年,这个镌刻着热血与理想的群体,始终是推动时代巨轮的磅礴力量,他们以生命为笔,在历史的扉页上书写永不褪色的华章。
回望1919年的春天,北京街头的青年学生高举火炬,用沸腾的热血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种。他们无惧军警的棍棒,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深植于民族血脉。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到弃医从文、以笔为刃的鲁迅,再到无数投身革命洪流的青年志士,他们用青春诠释信仰,用生命践行使命,让青春在战火纷飞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今天,青年的担当从未缺席。在脱贫攻坚的深山里,年轻的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破解贫困;在科研创新的实验室中,青年学者日夜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90后”“00后”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航天事业的征程上,平均年龄30多岁的研发团队,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遨游太空。他们以奋斗为底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飞驰。
青春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远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青年肩负着更艰巨的使命与责任。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气候变化威胁生存的当下,青年既要传承五四精神的内核,又要以创新思维应对新挑战。无论是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农业现代化;还是扎根基层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亦或是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每一个选择都承载着时代的期许。
青年节不仅是纪念,更是号召。它提醒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年龄的刻度,而在于奋斗的温度。正如李大钊所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愿每一位青年都能握紧时代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铸青春之国,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让青春的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