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
在全球日历上,4月7日是一个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日子——世界卫生日。这一天,是全球关注卫生健康事业的聚焦点,也是唤起公众对健康重视的重要契机 。自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并将这一天定为世界卫生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推动全球卫生事业进步的关键节点。
历史溯源:铭记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1945年,在联合国成立大会上,巴西和中国代表提议建立全球性卫生组织。历经筹备,1946年7月22日,6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1948年4月7日,该宪章正式生效,同年6月,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每年7月22日设为“世界卫生日”,但因考虑到7月多数国家学校放假,不利于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次年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便将世界卫生日改为4月7日 。从此,4月7日成为了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纪念日,旨在唤起各国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动员民众关注并改善卫生状况,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2025年主题聚焦:母婴健康与未来希望
2025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起点,希望未来” 。这一主题深刻聚焦于母婴健康,将其视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基石,强调其对创造充满希望未来的重要性。今年的世界卫生日拉开了为期一年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运动的序幕。
令人痛心的是,全球母婴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每年近30万妇女因妊娠或分娩失去生命,超200万婴儿在出生后首月内死亡,还有数百万婴儿胎死腹中,平均每7秒钟就有1例可预防的死亡发生。按照当前趋势,五分之四的国家难以实现2030年改善孕产妇生存的全球目标。 因此,今年的宣传活动目标明确且紧迫:提高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存差距的认识,优先考虑妇女的长期福祉;倡导有效投资,改善妇女和婴儿的健康;鼓励集体行动,支持父母及提供关键照护的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与妊娠、分娩及产后相关的实用健康信息。
中国行动: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并围绕此主题展开一系列行动。
在宣传工作上,大力宣传保障母婴健康工作的进展、成就和典型经验,介绍“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相关工作亮点和便民利民举措;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健康科普,介绍母婴保健主要健康知识、疫苗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生育服务有关政策,为孕产妇和婴幼儿家长答疑解惑;结合清明节气特点,宣传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展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实用家庭中医药儿童保健技巧 。
在为民服务方面,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调动多方资源开展面向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服务活动,帮助了解相关公共服务政策,掌握科学育儿技巧,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各地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积极开展义诊、健康咨询、巡回医疗等为民服务活动,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
全球携手:共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世界卫生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行动的号角。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在这一天以及未来的每一天,积极发挥作用。全球各国需要携手共进,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而努力 。
从个人层面来说,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传播世界卫生日的理念和知识,提高身边人的健康意识;参与相关活动,为改善母婴健康等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分享妊娠和分娩经历或故事,向提供优质照护的人员致谢,营造关爱母婴健康的良好氛围 。
在这个世界卫生日,让我们共同关注母婴健康,关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人类的健康福祉添砖加瓦,共筑健康起点,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 。

暂无评论内容